2010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一改之前两年沿用的纯法律题的模式,回到更早之前五花八门包罗万象的考查方式。在全部25道题中,与时事有关的题目占到了7道,数量上和法律常识“平起平坐”,成为不容忽视的一个命题重点所在。相对于法律常识的强专业性,时事内容更“平易近人”,即容易把握,又有迹可循。以2009年考题为例,所考查的时事内容集中在考试前一到两年间国内国际发生的重大事件,尤其是考前一年内的大事。试举几例如下:
【例题1】: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第1题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的巨大的“和”字,其蕴含的思想源自( )
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
【答案】:C。
【例题2】: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第2题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三十年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始于( )
A.上海 B.安徽 C.广东 D.浙江
【答案】:B。
【例题3】: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第7题
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B.今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C.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
键技术的国家
D.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答案】:C。
【例题4】: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第9题
我国领导人多次表示,西藏事务完全是中国的内政。“西藏问题”的实质是( )
A.民族问题 B.人权问题 C.宗教问题 D.主权问题
【答案】:D。
【例题5】: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第14题
美国次贷危机中的“次”是指( )
A.贷款人的第二次贷款
B.贷款机构的信用等级较低
C.贷款机构的实力和规模较小
D.贷款人的收入较低,信用等级较低
【答案】:D。